曾经,格力因高分红、大手笔给员工加薪上了头条,这次,格力因11年来首次不分红而上了头条。在董小姐由大方变吝啬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11余年首次不分红 布局AI
4月25日,格力电器交出2017年成绩单:实现营收1482.9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净利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均创历史新高。然而,11年来一向大手笔高分红的格力,此次选择不分红。赚钱不分红,投资者不认账。26日格力电器股价暴跌8.97%,盘中一度跌停。
对于2017年不分红的原因,格力电器的解释可以总结为两点:1、要对空调产能进行逐步扩充;2、计划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人工智能领域。
格力的空调业务在2017年实现营收1234.1亿元,比美的高280.6亿元;格力空调业务的毛利率为37.07%,比美的高8.03%。可见在空调业务上,国内白色家电制造业的两位大佬中,格力更胜美的一筹。
由此看来,此次不分红,格力应志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智能化不敌美的 押宝芯片
家电市场需求低迷、人力及原材料费用上涨,迫使家电制造业告别传统的低成本竞争时代, 向智能化转型。格力和美的两位大佬在AI布局上,均从智能制造和智慧家电两方面入手。
格力坚持自主创造布局AI。在智能制造上,格力最新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可轻松实现搬运、码垛、涂胶、包装甚至于机器人教学等多种功能。在智能家电上,格力的家庭中央空调——人工智能多联机,可自行调整使空调运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场景的使用,还可提前预知并拍出空调故障。
美的采取自主研发+投资的组合拳布局AI。在智能制造上,美的在2016年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之后以库卡为主体,在工业机器人上全面布局。在智能家电上,美的全球人工智能团队已开发出多款AI产品,如AI烤箱、AI米饭机器人等,近日还推出了人工智能导购,这一导购具备自然语言理解、人脸识别、大数据与智能推荐算法四种能力。
努力的方向相近,努力的结果却不尽相同。2017年全年,格力与AI相关业务(智能装备)营收为21.26亿元,占总营收的1.43%;美的与AI相关业务(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营收为270.37亿元,占总营收的11.23%。十二倍之差,美的完胜格力。
此次格力不分红,除了计划要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家电方面更进一步,还要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也就是布局芯片。董明珠曾在2016年4月就曾对外透露,格力正在研究芯片,2017年2月提到芯片很快就做好了。前几日,格力格力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也透露,今年格力要加大在集成电路方面的投入。
格力和美的均搞多元化发展战略,但现在格力营收的主要来源仍是空调,2017年空调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80%,可见,格力的多元化发展多而不精。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家电已弱美的一筹的当下,格力选择将希望寄托于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