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致富经》11月24日播出节目《朱灿的小吃“怪难吃”》,以下为节目内容。
服务员:“谁要的米线。”
服务员:“酸菜鸡肉米线。”
在重庆市万州区有一间小店,表面上它和其他店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收入上这个店实在有些与众不同。
朱灿:“我的店面也就三四十平米,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就一万元钱,但是实际上我告诉你们,我的年收入是上百万。”
小吃,单价不过一两元,每年却能赚到上百万,私下了解朱灿说这还是保守估计,其实能赚三四百万,这都是真的吗?
199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朱灿如愿以偿的进了万州最大的一家化工厂,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姑娘,两个人恋爱、结婚。然而几年后,朱灿幸福的小日子却戛然而止了。
朱灿:“我下岗了,当时就一个念头不能告诉我老婆。”
下岗后的朱灿开始频频光顾劳动力市场,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时妻子肖静怀孕了,即将出生的孩子让朱灿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家里把鸡肉切成条粘上面包屑炸的小吃香酥鸡柳,为了生存,他决定把儿时的小吃当成生计,借了两万元钱开了一间三张桌的小吃店,然而,月底一结账,朱灿更加绝望了。
朱灿:“总共就赚了160元钱,还不包括我和我爱人的工资。
谁知,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朱灿的小店叫好美味,谁知好名气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
朱灿:“有一天上午,我们来了一个顾客,顾客来了以后就说,把香酥鸡柳来一份,但是没想到,端上来之后,我刚刚进厨房,顾客就一拍桌子。老板,出来出来,你这个是什么好美味,那么难吃,明明是怪难吃,还说是好美味?”
朱灿赶紧一尝,发现是自己因为生意不好有点儿恍惚放错了调料,而客人这一闹,就连周围平日里和他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也围过来指指点点。这让他感到格外耻辱,而第二天发生的事情更让他怒火中烧。
朱灿:“当时我的店就是这个位置,第二天早上我来开门怪难吃三个大字就写在这个门上,当时我肺都气炸了,好气人啊。”
门上被人写了怪难吃三个大字让朱灿无比愤怒,他认定是旁边的同行想借昨天的事让他关门,于是冲出门就想报复。
朱灿:“拿刀出去找他们拼命,你不让我做,我没活路了,我也不让你活。”
朱灿妻子 肖静:“握起刀要去砍人家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家人要怎么么办呢,我就把他抱住了。”
气急败坏的朱灿被妻子按在店里冷静情绪,然而事情也就在他冷静下来的那一瞬有了转机。
朱灿:“确实没想到有那几个字后,人家顾客都好奇了,哎,老板,怪难吃什么意思?反而把人家吸引进来了。”
朱灿索性将错就错,告诉顾客香酥鸡柳就是怪难吃,顾客一尝怪难吃不难吃嘛,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带着好奇进门的顾客越来越多了。
鸡柳还是那个鸡柳,叫“美味”时没人尝,叫“难吃” 却顾客盈门。
消费者:“就是想尝一下什么是怪难吃。”
消费者:“ 看到就有想吃的感觉。”
朱灿:“人都有一个逆反心理,你越说怪难吃的东西越说不好的东西,他偏要来尝试一下 利润一个月后就达到了三千元钱,我就跟我爱人商量了,大张旗鼓的换上怪难吃的招牌。”
怪难吃正式换下了好美味,香酥鸡柳一时间火遍万州,一些人听说一个月能赚三五千,就找上门来要学腌制鸡柳的配方,朱灿索性每人收一千元的学费
朱灿:“生意好的时候,包括收学生的费用开店的费用,一个月可以赚两三万。”
半年后,朱灿用赚来的钱租下个大店面,然而,店大了生意却差了,直到一个顾客随口一句话朱灿才反过味儿来。
朱灿:“哎呀,朱老板,你是不是正宗的,他说我到那边看一下到前面看一下,他说他们是正宗的,他说他是第一家,我就想,糟了,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虽说现如今街头香酥鸡柳已经很少见了,但当初因为朱灿带的徒弟太多,香酥鸡柳遍布大街小巷,难道真的教会了徒弟自己就要饿死吗?一个新的赚钱点子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重庆,一个以麻辣著称的饮食之都,麻辣烫,一种可以把天上飞的土里长的各种食材涮到同一个锅里的地方小吃,万州是重庆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基本上条条街道都会看到麻辣烫,2004年,朱灿决定把麻辣烫重新包装,然而,这次他却没开店。
朱灿:“我们做的就是说开发出一个介于麻辣烫串串香之间,休闲性质的产品,让人家来购买技术,推广你必须要找个好名字能够更好的吸引大家过来。”
怪难吃曾让他的香酥鸡柳从无人问津到顾客盈门,那麻辣烫又该叫个什么名呢?
朱灿:“有一天我小孩儿在家里面洗澡,拿一个毛巾搓背,在那儿喜唰唰喜唰唰,就这样的唱,我就想,对了,喜唰唰这个名字好,为什么呢,喜唰唰,高兴了就来耍两下,而且这歌确实也流行。”
这一年,喜唰唰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朱灿索性把麻辣烫注册成喜唰唰,把消费群定位为年轻人,设计了时尚的就餐环境,还开发了独家的底料和制作工艺,万事俱备后,朱灿开始利用媒体参加展会宣传品牌培养了消费群,因为只有消费者认可了这个品牌,才会有人来购买技术投资做经营,然而迫切期待有人来买技术的朱灿营销的口号竟是有钱人不许看。
朱灿:“我本来是靠卖技术赚钱的,我的技术就是针对广大下岗工人打工者,对于他们来说赚很多钱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市场打的广告就是说有钱人不准看,我们只能让你每个月收入三至五千元,很实实在在的。”
到底是有钱的人钱好赚,还是没钱的人钱好赚,很难说得清,但确实有些小本创业的人看了广告找到了万州。
学员:“我们也不想赚百万千万,只要我们的生活比打工强就好了。”
学员:“我们没有像人想的一下子开个大酒楼,好像挺舒服的,那样我觉得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所以我还是比较脚踏实地愿意从小做起。”
喜唰唰推出一年,朱灿一个店没开光学费就收了50万元,他心里有底了,开始搜罗全国各地做小吃的
,成立了一个烧烤小吃研发中心,他想把全国的小吃都像喜唰唰一样推出去。
同时他还仔细留意市场上流行趋势,大长今一火,他的研发中心立刻多了一位韩餐师傅,专门开发韩餐小吃。
奶茶走俏街头,朱灿的饮料部也马上跟进推出几十种饮料新产品,朱灿的想法是把全国所有的小吃都集中在自己的品牌下,而学员们只要找到他就等于找到各种小吃制作的“教科书”。
朱灿:“我们很多学员来这里之前连厨房都没有进过,刀都没有摸过,但我们这里都是标准化了的,你只要这放点进去,那放点进去,做出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记者:“你现在去哪儿? ”
朱灿:“我去我们做主食的培训部,重庆怪难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八大系列一千多种小吃了,我们最多的时候一期可能有四五十人的学员。”
到了2006年夏季,朱灿已经网罗了全国各地一千多种小吃技术,而每一项技术他都会在媒体展会上用自己的品牌做推广,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在一个地方集中学习各地小吃很方便,而且学好之后又可以直接利用他已经在灌输在消费者中的小有名气进行创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来万州交学费,当初因为只有香酥鸡柳一种产品差点再次失业的朱灿,竟然靠把小吃集中以量取胜赚了大钱。
朱灿:“我们公司一年可以招收五六百个学员,每个学员学的技术有多有少,比如说有500元一个技术的,有3000元的,也有1000元的,我们公司一年可以赚到一两百万元,主要是靠研发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