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荣获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多西是第45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印度建筑师。2018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将于今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阿迦汗博物馆举行。
塑造影响印度和国际建筑话语
出生于1927年的多西被认为是对南亚建筑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过去70年来,多西作为一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直在努力塑造足以影响整个印度乃至国际的建筑话语。普利兹克奖评审团将本年度的奖项颁发给多西,旨在表彰他成就的一百多座建筑作品所展现出的卓越建筑才华,他对国家和自己所服务社区的承诺与奉献,他作为教师的影响力,以及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为世界各地专业人士和学生所树立的杰出典范。评委会表示:“多西能够敏锐洞察建筑物所处的情境,他的方案综合考虑到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等各个维度,因此他的建筑完全贯彻了可持续性原则。”
多西曾经与两位20世纪建筑学大师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共事。毫无疑问,可以从他早期采用的强有力的混凝土形式中看出,多西受到了这两位建筑师的影响。然而,多西后来的建筑语言超越了这些早期作品。凭着对印度建筑深厚传统的理解和鉴赏,他将预制件和本土工艺相结合,发展出一种与印度的历史、文化、本土传统和时代变迁相和谐的建筑词汇。多西深入理解建筑的精髓,并将其转化成一个个经典建筑作品,既体现出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深厚敬意,又着力于改善印度人居条件与生活品质。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融入建筑设计中的道德价值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跨越各个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阶层,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八万居民设计低造价住宅
多西于1989年设计了位于印多尔的阿冉亚低造价住宅项目,通过系统整合房屋、庭院和迷宫般的内部通道,目前这里容纳着超过8万名居民在此生活。6500多套住房中,从紧凑的一室户到相对宽敞的大户型不一而足,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容身之所。重叠交融的多层结构和过渡区域强调居住环境的流动性和适应性,满足印度社会惯常的生活方式。
多西的建筑既富有诗意,又兼具功能性。受到迷宫一般的传统印度城市与寺庙的灵感启发,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1977-1992年)的设计将建筑、庭院和画廊相互串联,盘错而生。其中还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避暑空间,石砌工艺的设计应用、宽阔走廊与学府青葱的绿植景观交织融合,游客往来,仿如同时置身于室内和户外。当人们穿越建筑物和空间时,多西邀请他们去体验自己周遭的环境,并且提示了空间转化的可能性。
多西的个人工作室名为Sangath桑珈,梵语的含义为“一起行动”。公共空间的布局包括花园和户外圆形剧场,突显出多西对协作和社会责任的关注。拱形屋顶、马赛克瓷砖饰面、绿茵草地和下沉空间可以缓解严酷高温。这里对于马赛克瓷砖的细节处理,与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遥相呼应,这一位于地下的流线型艺术画廊由钢丝网水泥建造而成,同样拥有从龟壳获得灵感的拱形屋顶,收藏着艺术家马可布勒·菲达·侯赛因的作品。
多西的其他知名建筑作品还包括环境规划与技术中心(现CEPT大学)、泰戈尔纪念剧院、印度学院和Premabhai大厅等文化空间。
将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
多西说:“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物体,以及大自然本身——光线、天空、水和风暴——一切都处在和谐的交响之中。而这曲交响乐就是建筑的真谛。我的作品就是我人生的故事,不断演进、变化和探寻……试图剥离建筑的角色,将目光聚焦生活本身。我的作品由我的生活、哲学与梦想延伸而来,我致力积累创造一座建筑精神的宝库。获此至高殊誉,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勒·柯布西耶。源于他的教导,我对社会身份的定义产生质疑与思考,这驱使我为建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住所而不断探索,寻求全新适应当地区域特征的当代建筑表现形式。”多西表示:“我满怀谦逊和感激,由衷感谢普利兹克评审团对我的工作给予如此感人至深无上的肯定。这又一次坚定了我的信念,‘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
(本文由深圳商报记者赵玉整理,资料来源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