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确在山西汾阳

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确在山西汾阳

杏花村汾酒 

\u00A0\u00A0\u00A0\u00A0十余学者铸铁证\u00A0\u00A0\u00A0\u00A0梦回千年,怀念先贤。4月3日,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唐史学会、汾酒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杜牧创作《清明》诗1193周年暨2018年春季汾酒文化论坛”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隆重举行。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杜学文,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山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中元,全国人大代表、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并讲话。山西省社科院与汾酒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社科院副院长宋建平、山西省社科联副主席王志超、汾酒厂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等汾酒高层领导,来自全国各地六个省市八所高校、社科院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新闻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u00A0\u00A0\u00A0\u00A0李秋喜董事长在致欢迎辞时说,《清明》诗因汾酒而兴,汾酒因《清明》诗而名。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杜牧所饮之美酒。只有诚信做事,用心酿酒,弘扬杏花村汾酒所承载的中国酒魂、《清明》诗魂,才算是对杜牧最好的纪念。\u00A0\u00A0\u00A0\u00A0活动当天,来自全国的唐史专家、诗词专家、文化学者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从气候、地理、历史、诗歌、酒文化等多角度论述了杜牧与汾阳的密切关系,以及杜牧在山西杏花村所写的《清明》诗带来的深远影响。\u00A0\u00A0\u00A0\u00A0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发言时说,据有关文献记载,杜牧早年至少曾两次游历汾州,而且在这里写了《清明》诗。再从汾阳生产名酒的历史看,杏花村遗址考古发现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时期就有先民在此进行原始酿酒,其标志性酒器具就是杏花村遗址发掘的小口尖底瓮。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这里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在北朝时期更已经生产了上层皇室贵族饮用的“汾清”酒,并且成为宫廷贡酒。汾阳杏花村汾酒不仅生产历史长,而且连续不断,得到盛唐时代伟大诗人杜牧创作的《清明》诗之垂青与赞美是自然而然的。\u00A0\u00A0\u00A0\u00A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介生分析认为,就地域环境的细节而言,唐诗中所提到的“汾阳花”“杏叶鞍”以及汾州诗人薛能所作“杏花诗”,特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都能为汾酒以及杏花村早期历史提供确凿无疑、很有价值的史实依据。\u00A0\u00A0\u00A0\u00A0学者吕世宏发言时说,公元825年,杜牧壮游山西,写下了《并州道中》《边上闻笳三首》等诗歌,途经汾州写下了《清明》一诗。本人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探讨,不论是从自然气候、历史区位,还是诗人杜牧创作《清明》诗时的时间等史证看,杜牧《清明》诗所指之处就是山西汾阳杏花村,且有大量翔实的依据可查。\u00A0\u00A0\u00A0\u00A0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赛时发言时说,汾酒是我国酿酒业中独占鳌头的古老品牌,早在北朝时期就已经享誉中华,至今仍然保持着国家级名酒的身份。历代文人们对汾酒的偏爱以及对汾酒的颂扬,使得汾酒披上了其他名酒所没有的光彩外衣。除了杜牧以《清明》诗赞美汾酒的前身“干和”汾酒外,其他大诗人也纷纷赞之,如白居易、张籍也都曾诗赞乾和酒。\u00A0\u00A0\u00A0\u00A0绵山研究专家、文化学者杜国华说,寒食清明节源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70年的历史。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当过西河郡太守——西河郡便是后来的汾州,是绵山的父母官。杜牧年轻时,来并汾古道壮游,写下了千古绝唱《清明》诗,并促成唐朝的寒食清明节假日增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